舌尖上的山西|走进山西面食,历久而弥新

 
 
 

“小麦在黄土地上谦逊有礼,弯一弯腰,下一秒便是山西人的‘面’中天地。”这是东方甄选董宇辉对山西面食的概括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山 西 面 食

 

 

 

 

 

俗话说:“世界的面食在中国,中国的面食在山西。”


目前,有据可查的山西面食,达到了280多种。

真正做到了“一面百做”、“一面百味”。


2008年,山西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 

面食作为山西饮食文化的重要部分,其起源可追溯两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。那时,山西的先民已经掌握了面粉制作技术,而面食的形成也应运而生。

 

如今,经历了时光的搓揉,山西面食集各家之所长,不断演变,形成了今天的山西面食文化。

 

01一面百味,面面俱到

 

“山西人情有面、话里有面、看人看面。”这并非空谈,山西面食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实。

 

从古时候开始,面食便与山西人的生活紧密相连。农忙时,面食是能带在地里,既简单又实用的饭菜。

 

农闲时,家家户户则会花费更多的时间,制作各式各样的面点,这也是一种久违的休闲和享受。

 

除此之外,在各种节日,如过年、过寿、婚礼等重要场合,面食更是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,是祈求喜庆和吉祥的重要载体。历史的进程在山西面食的流变中被生动地再现。

山西人的性格,也似这碗面。


粗犷与细致,集中体现在一个人身上,并不矛盾。


猫耳朵面捏制技艺简单,随手捏成型便可,但上边的花纹却值得细细雕琢;

 


刀削面手法奔放有力,却讲究面片厚薄均匀、大小一致,这也是粗中有细;


还有山西的的花馍,颜色形制各异,却又透漏出古朴而精致的美感……


粗犷而精致的文化中,是山西人不变的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。

 

 

02从山西走向世界

 

山西生活是什么样的?

 

是围绕炉火,屋顶下飘扬的面香。 

 

无论春夏秋冬,无论酷热或寒冷,这浓厚的面香,始终以最淳朴的方式,照亮着每一个山西人的生活。

 

唐朝时,中国与日本交流密切,山西的面食文化也随着使者的脚步而传播到了日本;


元朝时,马可·波罗两次到访山西,又将山西的面食文化介绍到了家乡意大利。

 

而如今,全国各地面食迅猛发展,作为“面食之都”的山西却被人戏称:山西人过去能走西口,现在却走不出娘子关。人才面临将要断层的困境,如今的山西面食技艺亟待传承和推广。

 

 

山西盛世技工学校

   中式面点专业

 

 

山西盛世技工学校——中式面点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,使山西面点技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崇。学校的发展理念以及教育改革,实现了山西面食的国内前沿水平,作品也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荣获奖项。 

 

 

最让人引以为豪的是,山西盛世技工学校曾代表山西面食走向联合国,“世界最大削面活动”成功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。这一壮举把山西特色的面点文化推广到了全球,让世人看见了山西面食的魅力。 

 

 

山西盛世技工学校办学22年来一直坚持为山西面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,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未来也将一如既往。

 

如山西人所言:又一年过去,面食常在。世界更新换代,变化越来越快,山西面食也要做到历久而弥新,保持其古老晋韵的同时实施创新,融入世界的潮流。

 

让人们在这个繁华紧张的时代,找到幸福的滋味,找到希望的味道,找到那份坚毅的山西味,也找到自己的味道。

 

扫二维码 关注我们

 

 

 新闻中心